21全球观察丨卢拉第六次访华:从农业到AI中巴签署20份合作文件,中巴声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加密货币资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不到一年时间,中巴两国元首再次会晤,开启各领域合作新篇章。5月10日晚间,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五天的对华国事访问。
据新华社报道,5月13日下午,中巴两国元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会谈后,中巴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发展战略对接、科技、农业、数字经济、金融、检验检疫、媒体等领域20份合作文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孙岩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秩序发生巨大变动、美西方主导的旧秩序“千疮百孔”、全球南方力推新秩序“破壳而出”的背景下,中巴两国元首会晤,体现双方在全球大变局下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秩序迈向更稳定、更具确定性、更有利于全球南方的方向演进。整体来看,中巴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意义。
长期以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两国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逐步优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机制持续完善。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881.7亿美元,较2004年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成立时增长15倍。中国对巴西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超过700亿美元。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热罗尼莫·罗德里格斯5月12日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现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巴合作已经拥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此次两国元首会晤有助于巩固双边合作,推动中巴两国特别是中巴企业之间合作,促进中国在巴西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5月13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还庆祝了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会议通过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和《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
孙岩峰称,巴西是拉美国家的“领头羊”,巴西总统卢拉亲自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体现出对中拉合作的坚定支持。中巴丰硕合作成果与双边高度政治互信,也将为中拉关系树立“耀眼”样板。
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回归
据新华社5月13日报道,中巴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中巴联合声明”)和《中国巴西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
孙岩峰称,对于巴西等全球发展中新兴大国和拉美国家来说,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等破坏因素下,需要寻求新的更具有确定性的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中巴两国元首会晤成果颇丰,合作领域广泛,合作共识坚定,既有对传统农牧产品贸易结构的完善,又在优化“贸易基本大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合作增量,即加强高新科技合作。这体现了中巴合作的战略性与时代引领性。可以说,此次两国元首会晤进一步凸显了中巴双边关系的坚实性。
去年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中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此次是卢拉在第三个总统任期第二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也是卢拉第三任期中巴双方领导人第三次会晤。“这种高层会晤密度在全球的双边关系中是比较少见的。此次中巴元首会晤将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会晤成果凸显了双边关系与合作的全面性和全球影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牛海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当前形势下,坚定捍卫多边主义至关重要。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行径,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两国元首主张构建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国际秩序,强化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一致同意继续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或机制框架内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机构现代化和改革,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遵守联合国宪章,尊重各国领土完整。
牛海彬强调,当前全球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挑战,中巴两国元首会晤聚焦多边议题的讨论,体现对于全球自由贸易的支持,对于恢复世贸组织功能与地位的支持,将有助于当前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等国际形势下多边主义的回归。
巴西有望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
自1974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巴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1881.7亿美元,较2004年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成立时增长15倍。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原油、农产品等,中国向巴西出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中国对巴西投资稳步增长,累计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从以往传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扩展至新能源、数字科技、金融服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中巴联合声明指出,双方重视不断发展更加紧密、更加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强调愿拓展贸易往来并推动其多元化发展,承诺在工业、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可持续矿产、民用航空和能源转型等优先领域促进投资贸易合作,提高双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重申有决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保持两国贸易水平。
5月13日,在中巴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局长豪尔赫·维亚纳签署《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合作谅解备忘录》。豪尔赫·维亚纳5月12日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称,中巴过去几十年的合作为双边贸易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包括咖啡、肉类等越来越多的巴西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希望未来继续拓展业务,推动更多巴西产品触达中国餐桌。
农产品历来是中巴贸易的重中之重,中巴在农业检验检疫方面的便利化措施与合作机制日益成熟。“此次卢拉访华随行团中农业领域的人数史无前例。在美国政府对外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巴西有更强烈的意愿与中国加强农业领域合作,希望对华出口更大规模和更多品类的农产品。可以预见,未来中巴农业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牛海彬指出。
中巴联合声明还指出,两国元首认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科技、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富有活力,重申将长期致力于推动这一关键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一致同意推动两国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包括在生物技术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科技创新。
对此,牛海彬称,中巴通过元首会晤建立战略互信,将为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等在内的农业合作带来广阔空间。农业具有一定生产周期,双方合作带来的可预见性、可靠性,对于农业生产和贸易至关重要。基于战略互信构建的可信赖的农业伙伴关系,对于促进中国粮食安全、推动两国农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巴加强高新科技合作
当前,高新科技领域是各国加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次中巴两国元首会晤,进一步强调了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
中巴联合声明称,双方一致同意深化航空航天、能源转型、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经济、粮食安全等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巴联合声明还指出,巴方欢迎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愿同中方共同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语料、开源应用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务实合作。为此,双方愿在双多边框架内开展联合行动。双方支持联合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公平、可持续、普惠发展,不断弥合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
“巴西将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基于过往经验,也深知高新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弯道超车’的重要性。”孙岩峰指出,中巴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深化合作,体现了在科技领域打破发达国家封锁、用高科技带动本国经济新增长的诉求,也有助于引领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当前,全球在人工智能治理规范方面并未形成共识,如何治理、遵循怎样的规范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全球南方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看法,很多南方国家在智能化转型领域被排除在外。在牛海彬看来,中巴在提升人工智能科研与应用能力方面具备共识,围绕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存在广阔合作空间。伴随此次两国元首会晤成果,未来双方围绕人工智能等探索合作,有助于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缩小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差距,并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
卢拉此次访华,中巴围绕金融领域的合作也有新进展。5月13日,在中巴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利波罗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全面推进两国央行深化合作,包括完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相关技术交流,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本币合作,为两国金融市场提供本币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加强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等。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在牛海彬看来,中巴金融合作新文件的签署,有利于中巴经贸、投资活动的开展。继两国于2023年达成在双边贸易与融资活动中使用本币结算的协议,本次新的金融与货币合作协议反映了两国对在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更有信心,为中国金融服务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巴西是拉美少数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巴西总统卢拉曾多次提出建立南美共同货币、金砖共同货币,推动“去美元化”的新的贸易结算机制。“此次中巴本币互换续签,说明彼此对金融创新合作有高度共识,这也为未来中巴建立新的贸易结算机制提供了可能。”孙岩峰说。
CBN丨China-Brazil currency swap deal provides positive example in China-LAC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